横刻夜墨>修真>权倾大宋 > 第一零四六章 最后阶段
    先扫平静州、怀州等地主力,一点点把夏军主力吃掉,然后围困兴庆迫使李仁孝就擒,这才是正道理,打仗可不能随意。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大军既然过了河,那就稳扎稳打,万勿贪功冒进,毕竟嵬名家还有十余万大军,当谨慎行之。”曲端说话间,有感要照拂张昇面子,人家毕竟是都参军。

    自从亲自面过王秀,看那温文尔雅的态度,翻云覆雨的手段,知道自己终究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西北,还是要去朝廷为官的,对自己的秉性做了些约束,缓和了和张昇的关系,

    又道:“可以先派精骑薄城,给他们点教训再说。”

    张昇见曲端不愿冒险,没有体会出其中好意,暗自感到不悦,却知道曲端只要决断,他是不可能改变的,只得道:“太尉说的是,是末将孟浪了!”

    曲端明白张昇肯定是不服气的,他也并不真的在意,西侍军他就是天,照拂对方颜面就行了,反正自己已经够周全了,淡淡地道:“等到吴晋卿大军抵达,就可以对兴庆形成彻底包围。”

    张昇嘴角微抽,再也没有说话。

    王宗尹却大为欣喜,朗声道:“太尉高论,应该尽快知会西北行营,要他们稳打稳打。”

    “也好,那就尽快修书,让西北行营妥善进兵,定要和吴晋卿形成配合。还有,再给吴晋卿发官塘,让他赶紧点,一个军城还拿不下来,我都替他丢人。”

    却正是说话的当口,远在西平府的翔庆军城,李良辅是心情复杂,坚持那么长时间,终于在内外交困中决定开关。

    说实话,他很不甘心,为大夏奋斗一辈子,苦战了一年,竟然还要开关投降,做那投降的贰臣,真想横剑自刎算了。

    但是,他又不能,部下数千将士,还有逃入军城的生民,尤其是他的家族,都不允许他撒手不管。或许是借口,也许他真的怕死,却有感屈辱感触,夏都要被灭亡了,做重臣又能怎样?史书可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再说,军城被团团包围,万余人连吃饭都成问题,除了战死就是归降。

    吴玠、王德的招降很有效果,军城内人心动摇,要求归降的人开始公开立场,连他的家族族老也来劝说,不得已只能接受吴玠条件,要求宋军保证军民的生存和财产。

    吴玠自然满口答应,要进攻兴庆,就必须保证有富庶的西平,来支撑他的大军行动。

    宋军连日对西平府猛攻,把这座城池破坏的差不多,断不能给彻底毁坏,真是一意孤行,恐怕就是胜了,也要被那些文官弹劾,落得个贬斥边地的命运。

    李良辅来到军城外,向王德交出了军旗,城内军民放下兵仗,吴玠松了口气。

    曲端的官塘还没有到,他就整顿兵马,也没有进行休整,以五十二旅镇和宣武军为前导,大军火速过河。

    邱云、成蛟、张中等人皆在军中,甚至连党雄兄弟也在军中,正想要建功立业。

    自此,瀚海的战斗算是正式结束,宋军东路和中路大军汇合,对兴庆府形成三面夹击态势。

    高平接到曲端官塘,实在有点不高兴,他主张一鼓作气,选择兴庆城下决战,哪有闲心思扫荡,要真被吴玠他们攻下西平府,直抵兴庆的荣耀,还不知道花落谁家。

    不过,西侍军副都参军王宗尹亲自坐镇,让他有几分忌惮,要论王宗尹个人倒也没什么,他们原本的级别就一样,更兼自己是殿前司,地位高于西侍军,并没有当回事。

    不过,这厮此行代表西侍军,传达曲端的战略部署,无形中抬高了身价,让他有所忌惮,无法实施轻兵突击策略,只是左右得想个法子。

    他玩了个小动作,既然骨力黑被困保静城内,那保静城西部的石包寨,这是横在贺兰山东麓,顺州北部,静州西部,兴庆南部重要据点,更是连同贺兰山东西重要隘口。

    拿下了石包寨,就等于彻底遏制兴庆南部道路,甚至控制兴庆穿越贺兰山峡口,断了从东部进入大沙海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