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修真>权倾大宋 > 第一一二七章 推动变革
    当然,这是他故意睁只眼闭只眼,既然罔氏决定了自己命运,他只是尊重而已,一个弱女子就算能享受荣华富贵,那又能怎样?国破家亡不能自由,还不如一了百了。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对于这位年轻貌美的灭国女子,那忧郁的眸光,又有何其相似的故事,让他终于决定保持沉默,心底深处更是怜惜。

    就在下船前,他交代宗良,适时给那几名夏宫宫人钱财,让她们各奔东西,也算聊以自慰,至于她们命运如何,只能是看个人运气了。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交接,他向朝廷告了假,出人意料地躲在家中闭门谢客,自然是在看着三个儿子,享受天伦之乐。

    的确,早年成亲不得子,现在一下得了三个儿子,实在有些措手不及,听到和看到感觉决然不同,让他出人意料地居家不出。

    当他再次公开露面,是参加枢密院总结西北战事得失,讨论禁军不足的会议。

    提出战争中禁军暴露的各项缺憾,最紧要的是禁军编制要再改变,各兵种比例更加优化,加大车兵和火器的比重。

    虽然没有说明是谁,但大家心中都跟明镜似的。

    车兵和火器在战争中已经证明,价值是值得投资的,任谁也无法反对。

    王秀提议正式组建战车军,要求车军军司编制两个战车旅镇,一个步骑兵旅镇,及相应的辎重旅镇、马军营,还要大批制造简易的药箭,增加弩箭杀伤力等等。

    李纲表示支持王秀的计划,坦言禁军为了更加惨烈的决战,必须要进行大的调整,车军的成立势在必行,而且要组建两到三个车军。

    这可是大手笔啊!三个车军的费用和消耗,几乎等同北侍军所有步军部队,简直就是沉重的负担。不过,车兵的战绩让大将无话可说,再说能增加点军费也是好的。

    禁军新一轮的改变启动,车军的成立不过是一项而已,却让商人们看到了机会,他们纷纷通过关系打听,企图分一杯羹。

    “文实,车兵固然战功斐然,花费确实很巨大的,成立三个军,实在是挑战,恐怕沈识之要不乐意了。”李纲嘴上说是耗费巨大,其实却非常愿意看到车兵成军。

    原本,他是不赞成组建车兵的,盖由曾经以五千大车狙击金军,却被打的一败涂地,认为战车过时。

    也就是王秀竭力推行,也勉强同意组建车兵旅镇,当他看到车兵的犀利,顿时引发了兴趣,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名臣,无论忠奸评价,却没几个是傻瓜,几次去捧日军车兵营观看,才发觉战车和往昔兵车、辎重车的不同。

    不断传来的战报显示,新式战车攻守兼备,完全能和马军进行对抗,让他不断去了解,最终从犹豫变成坚定支持。

    王秀笑的很矜持,他就知道新事物、新科技、新发展需要实践来证明,相信今后一段时间,大宋禁军的改革,将会向更深层次迈进,许多不被看好的利器,将会大放光彩。

    就拿禁军编制来说,也要进行更加灵活的编组,让每个旅镇都能单独作战,甚至每个营都具备独立作战能力,这就需要禁军编制更加合理化。

    今个,天气不错,他约了李纲去上清云霄观,只是带了徐中悄然前往。也是没有办法的,他和李纲是两府正副宰相,位高权重,私下会面总归是不好。

    没有骑马也没有乘坐专用马车,而是做了马车前往。

    倒是应该说说两年来,江宁府的新变化,马车行业的发展,大量水泥道路的铺设,能够体现出大宋行朝的发展。

    雇佣马车并不稀罕,这行业早就存在了,还发展为远近的业务,居民出行非常的便利。

    不过,杭州率先提出市政发展概念,以费苏为首的学院派官员,促成定点路线马车,以城市内外干道为主,每隔千步设一个站点,一刻钟为限一辆四轮马车到站,循环往复载客,这就是公交车的雏形,学院派的官员学以致用。

    当然,那些随机雇佣车行,也没有丢掉饭碗,他们根据费苏的建议,全部改成双轮轻车,体现出快捷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