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他乡远在莫斯科 > 117 国际文化节
    “包?就那个包?!”老姜吓出了一身冷汗,喃喃的低声重复着“老天爷…老天爷呐…那个包是…窗户边坐着的那家伙?是他放在那里的?他到底是什么人?!”

    “不知道。恐怖分子吧。”胡易将不停颤抖的向楠轻轻揽在身边,想起刚才在麦当劳看着老姜去拿包时心中泛起的那一丝直觉般的异样不安,忽然感到一阵无比剧烈的后怕。

    救护车和警车很快相继赶到,医护人员将受伤的光头党抬上救护车,警察疏散了周围的人群,在附近拉起了警戒线。

    “为什么会有这种人?为什么要做这种事?!”老姜的声音悲愤而又震惊。

    胡易不知该如何作答,只觉得一句两句很难说清其中错综复杂的背景。

    他初到俄罗斯时也曾有过这种强烈的疑问,但每次听说身边发生一起类似的事件,内心受到的震惊就减弱一分,渐渐的竟然对这种事有些麻木了。

    是的,麻木了。就像身边的每一个路人,在爆炸现场短暂驻足观望后便立刻面无表情的匆匆离去,或许晚饭时就会忘记刚才发生的一切。

    胡易突然想起了三年前刚到莫斯科的第一天,自己将行李放到玛季宿舍之后便下楼去附近的树林中散步,在小路上与一位怀抱食物、行色匆匆的妇人擦肩而过。

    他依然清晰记得,当时那位妇人双眼无神的直视着前方,脸上的神态疲惫而又祥和,给他一种近乎麻木的感觉。令妇人麻木的或许是其他什么事情,但那种感觉与每一个习惯了恐怖袭击发生在身边的人并无二致。

    “哥,咱们走吧。”向楠轻声说道。

    “走。”胡易轻轻点头,缓缓转身。

    这是2003年的十月,俄罗斯的初冬。曾经一度消停了不长时间的恐怖活动在这一年的下半年又开始卷土重来,并将在此后数年中持续对民众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全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就在几个月前,胡易还对向东兄妹说过,俄罗斯近一两年“相对太平一些”。就在他说出那句话之后的一个星期内,莫斯科接连发生了两起炸弹事件,造成16人身亡。

    后来据新华网报道,俄罗斯2003年总计发生记录在案的恐怖袭击多达561起,较上一年增长了约56,共造成200余人丧生,600多人受伤。

    大部分袭击发生在俄罗斯南部偏远地区。莫斯科作为俄罗斯联邦的首都,配备了全国最为强大周密的保卫力量,但冷不丁响起的零星爆炸声还是令所有在此生活的人将神经绷得紧紧的。

    回到宿舍,胡易陪着惊魂未定的向楠在房间里坐了一会儿,又将刚下课的于菲菲叫来陪她,自己上楼敲开了老姜的屋门。

    “胡老弟,快快快,进来坐!”老姜的声音有些中气不足,显然还没缓过劲儿来“我正跟两个小兄弟说刚才的事儿呢。”

    胡易冲屋里另外两个年轻预科生点了点头“没事儿了吧?”

    “没事了。”老姜弓着腰坐到床上,万分感慨的长叹一声“死里逃生,侥幸死里逃生啊!我刚才还在思考,如果当时在麦当劳里面,你没拦着我去拿那个包,会是什么后果?”

    “是啊。”胡易喉咙一窒,只感觉身子有些乏力的虚脱感,强挤着笑容道“那咱就一起完蛋呗,黄泉路上手拉手。”

    “是你救了我,救了咱三个人啊!不然我真不敢想象…唉!”老姜缓缓摇头,幽幽说道“我小的时候住在乡下,有一次附近开山时出了事故,雷管炸了,死了好几个人。那声音听起来就和刚才的炸弹差不多,吓人啊,太吓人了。”

    胡易默然无语,这才明白为什么他刚从昏迷中醒来时会有那种奇怪的反应。

    老姜出了会儿神,忽又抬头看着胡易“胡老弟,当时你怎么会想到喊住我呢?你应该也不知道包里是什么东西吧?”

    “这不是废话吗?”胡易哑然失笑,皱起眉头想了想“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叫住你。反正呢…在这地方呆久了,听的事儿多了,心里总会…怎么说呢,总会有根弦儿。直觉你懂吧?直觉告诉我那东西最好别碰,但没告诉我原因。”

    “直觉…直觉。”老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没想到出来上学居然会遇到这种事儿,以后我得多提高警惕,小心驶得万年船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