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他乡远在莫斯科 > 第256章 大企业
    “哪儿?”

    “就那边。”胡易向前方聚集着一群人的地方走了几步,望着摊位边竖起的大牌子念道:“诚招业务代表,收入上不封顶。不要求高学历,不需要有经验,只要你肯奋斗。三五千刚起步,七八千打不住,凭努力来致富。靠,还他娘的挺逗,不过这工资水平倒是可以。哎,业务代表是干啥的?”

    “跑销售的呗,名字好听而已。什么业务经理,销售代表,以前统统都叫业务员。这广告词儿写的,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工作。”朋友嘟嘟囔囔的跟过来看了一眼:“喏,保险公司的。你光看见八千一万了,看到下面小字了吗?无责任底薪三百元加提成,考核期内业绩达标即可转正。”

    “无责任底薪是啥意思?怎么才三百?转正又是干什么?”胡易对这些新鲜词儿一头雾水。

    “简单点说,就是每个月给你三百块,其余干多少活挣多少钱。不是正式员工,不签合同,除了提成之外啥都没有。只有业绩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才能转成正式的。”

    “啥?员工还分正式不正式?”

    “你呀,啥都不懂,就别去趟浑水了。再说卖保险得脸皮特别厚、特别会忽悠才能成事儿,你行吗?我看你性格不适合。”朋友懒的跟他详细解释,连推带拉的拽着他就走:“类似的岗位在银行里也有,我清楚的很。别琢磨了,去看看别的吧。”

    好不容易看见一份收入吸引人的工作,却被朋友说的如此不堪,胡易有些扫兴。又像没头苍蝇似的四处转了一会儿,父亲打来了电话:“下午早点回家,咱们晚上一起出去吃饭。”

    “好啊,跟谁吃?”

    “我托朋友找了个人,为了你工作的事儿。”

    正好在招聘会逛烦了,听说工作的事有动静,胡易精神为之一振,立刻打车赶回了家。

    晚餐安排在本地档次最高的海鲜酒楼,胡易全家人做东,父亲的一位好友作陪,宴请的客人是省外一家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在公司里担任某部门副总经理。

    企业与俄罗斯鲜有生意往来,但常年向中亚国家出口工程机械和部件,因此设有俄语相关的岗位。那位副总恰好来这边出差,父亲的朋友与他相熟,又知道胡易正在找工作,便主动牵线组织了这场饭局。

    副总在桌上与大家谈笑风生,甚是能说会道,不过只要别人把话题往胡易的工作上稍稍一带,立刻就满嘴嗯啊哼是,表情虽说不上拒人千里之外,拒个十几米总是有的。

    父亲久在机关工作,对酒桌上的门道并不陌生,见状也不着急,只是一杯一杯的敬酒,至于活跃气氛和拉关系套近乎的节奏则交由朋友去掌握。

    胡易虽然对国内的人情世故和职场文化有点摸不清路数,但在市场上泡了两年,各路货色见的多了,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力的。他很不欣赏这位副总拿捏腔调胡吹海侃的做派,也看得出父母同样对他没有好感,只是因为有求于人才不得不忍气吞声的陪笑讨好。

    心中既有了成见,胡易便对这份工作表现的不那么积极,跟副总交谈时也有些不冷不热,急的母亲直给他递眼色。

    酒过几巡,副总在一桌人轮番敬酒下有了些醉意,谈吐也显得更加轻松随意。父亲的朋友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便又将话头引到了胡易身上:“王总,我这个大侄子可是纯正俄罗斯海归,俄语说的呱呱叫,正好是你们公司需要的人才呐!你这么大的领导,回去帮忙引荐一下嘛,这事儿就拜托你了哈!”

    “有的商量,我看咱大侄子也是一表人才。”王姓副总这次没再顾左右而言他,拿起纸巾轻轻擦了擦嘴,笑眯眯的歪头看着胡易:“小伙子,你在俄罗斯上了那么多年学,俄语水平应该是没问题喽?”

    “大部分交流沟通没问题。”胡易听他谈起了正题,便认认真真的答道:“但是进出口方面的专业词汇不太了解,我可以学。”

    “你懂外贸吗?”

    “不懂。”胡易脸稍微一红:“知道几个词儿,什么FOB,CIF之类的,仅此而已。”

    “嗯,刚开始有个基本概念就行,主要还是看俄语水平。你这个情况嘛…我初步掌握了,应该可以符合公司要求。”王总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不过像我们这种大型企业,在吸纳人才方面的把关是非常严格规范的。这样吧,等我回去跟用人部门沟通一下,看看他们的意思,争取让孩子过去见个面。”

    “是,是,好。”母亲喜形于色:“太谢谢王总了!”

    “王总费心,孩子的事儿就麻烦您了。”父亲的态度比较谨慎:“您看是不是还有什么需要我们提前准备的?”